2025台北科學日
48 從童玩玩科學--拉線飛輪
  • 適合年齡/ 老少咸宜
  • 所屬單位/ 新興國中
  • 指導老師/ 黃嘉郁
  • 類別/ 物理 生活科技
  • 攤位位置/ 中正堂
  • 備註/ 

    • 活動標題:從童玩玩科學--拉線飛輪 
    • 活動類型:  實驗     觀察    實作
    • 適合年齡:  全年齡   □       歲以上

     

    • 活動內容簡述

    許多家長可能在小時候玩過一種童玩,就是蒐集開瓶器打開汽水瓶或酒瓶後的金屬瓶蓋,用鐵鎚打平,然後在瓶蓋的中心點兩旁各鑽一個小洞,兩個洞需在同一條直徑上,且與圓心的距離相等,使用繩子穿過兩個小洞。其玩法為:手拿著繩子的兩端,將繩子拉直,使瓶蓋位於中央處,利用不斷拉緊及放鬆繩子,必可以使瓶蓋快速旋轉。

    我們使用雷切後的密集板做為活動的板材,參與者可以在圓形木板表面繪製不同顏色圖樣後,觀察這些顏色的混色情形,並且思考如何搭配顏色才能讓顏色混合之後變得更為美麗。

     

    • 運用原理和操作步驟

    一、原理

    當參與者上下晃動轉動圓盤時,圓盤會帶動繩子而扭轉、蓄積位能;此時參與者往外拉繩,便可以將所蓄積的能量釋放出來,轉換成動能而帶動圓盤轉動。假若過程之中有規律地拉、鬆繩子,則可讓轉動中的圓盤重新將繩子重新扭曲而蓄積能量,可說是一個簡單的動能、位能轉換裝置。

    二、操作步驟

    (一)基本組裝製作與體驗

    參觀者至本校攤位後,在現場輔導人員指導之下組裝活動組件,包含雷切後之圓板(上面已經打兩個洞)、中國結繩子兩條、塑膠拉環兩個,組裝之後之樣式如下圖。並且在現場人員指導之下熟悉操作方式(如繩子如何規律地拉、鬆等程序)。

     

    (二)進階與體驗

    現場放置事先製作完成之:

    (1)兩洞距離不同之圓盤。

    (2)不同直徑大小之圓盤。

    (3)不同材質製成之圓盤。

    讓參觀者在操作過程體驗不同變因所影響之拉線飛輪的轉動難易程度,並且思考其中之物理原理。

    (三)回家體驗

    現場備有已經塗色完成之拉線飛輪供參與者操作,並且引導參觀者於回家之後可以進行適切塗色,做出具有不同混色效果的拉線飛輪。

     

    • 注意事項

    操作過程需注意安全,因為高速旋轉的木片必須與眼、耳、口、鼻、皮膚、頭髮等保持適當距離,以避免無預期的傷害發生。

     

    • 參考資料(若實驗內容有引用他方所製圖片、文章的部份,請於此處加上來源。)

    1.話說「瓶蓋」自製的遊玩勞作。
    https://j9981168.pixnet.net/blog/post/419493628

    2.會發聲的陀螺。
    https://www.sohu.com/a/421300695_99918373#google_vignette

    3.童年回憶:紙片和棉線做成的拉線飛輪,小時候能玩一天|親子手工課堂
    https://read01.com/oLNNNn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