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2 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Ym32fYLDZM
- 活動標題:DIY無線感應夜光瓶 -第三關:夜光的原理
- 活動類型: □ 實驗 ■ 觀察 □ 實作
- 適合年齡: ■ 全年齡 □ 歲以上
- 活動內容簡述
結合台北市西湖國中、台北市內湖國中與台北市內湖高工攤位,讓參加民眾能了解:(1)生活中所運用的電磁感應原理、(2)簡易電烙鐵使用技巧與實作DIY、(3)夜光物質的發光原理。民眾能在三關卡挑戰中,能透過手作課程實際體驗,並搭配科學原理的說明與闖關,自己完成DIY無線感應夜光瓶物,既好玩又實用。
- 運用原理和操作步驟
光照射到某些物質時,光的能量使物質原子核周圍的一些電子受光激發至激發態,當電子由激發態回到低能量狀態時,將多餘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來,沒有時間延遲~稱為螢光物質。有些物質在移走光源的情形下還可以自行發光一段時間,此類物質稱為磷光物質。
- 操作步驟分為四階段:
第一階段:認識各種常見的夜光物品,例如:貼紙、玩具、畫筆塗料…等,讓民眾知道各種夜光物品的特性。
第二階段:取出:夜光粉、夜光沙、夜光漆…等未加工的夜光物質原料,讓民眾嘗試利用不同光源(紫外光、可見光、紅外線),觀察夜光材料的發光反應。
第三階段:原理說明與回答問題,介紹螢光與磷光的相同與差異之處,說明常見夜光的發光原理,並請民眾回答問題。
第四階段:將夜光沙放入第二關所製作好的「迷你感應LED吊飾」的玻璃瓶中,即完成闖關小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