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台北科學日
31 創意「龍」來玩
  • 適合年齡/ 老少咸宜
  • 所屬單位/ 明德國小
  • 指導老師/ 吳柏菱
  • 類別/ 物理
  • 攤位位置/ 室內攤位
  • 備註/ 

    • 活動標題:創意「龍」來玩
    • 活動類型:  □ 實驗     þ 觀察    þ 實作
    • 適合年齡:  þ 全年齡   □       歲以上
    • 活動內容簡述

    第一區:觀察、聆聽解說與實際操作「龍」造型科學玩具,所有作品是學生以東、西方「龍」相關典故(神話、成語、命名、卡通)作為主題進行科學創作的成果。

    第二區:實際動手創作「魚躍龍門」造型的科學玩具。解說學生先指導參與者學習運用簡易材料製作「平衡」玩具,並在實作中同時解說影響平衡的槓桿原理,引導探究影響平衡的調控因素。

    • 運用原理和操作步驟

    第一區

    科學玩具

    1. 各創作玩具主要以槓桿原理作為可以擺動的主要結構。
    2. 運用電磁鐵通電後會與磁鐵同極相斥或異極相吸感應運動,作為施力,帶動槓桿另一端創作主題(抗力)擺動。
    3. 電磁鐵斷電後,受地球引力影響而回復原位。
    4. 透過連續通、斷電,形成創作玩具來回擺動的效果。

    第二區

    科學玩具

    操作步驟

    1. 以鋁線為槓桿,並將鋁線兩端捲繞成螺旋,增加槓桿兩端重量。
    2. 將槓桿兩端分別黏貼「龍」和「魚」圖卡。
    3. 將毛根中間繞一小圈,兩端彎折插入吸管,並將吸管固定在黏有氣球座的瓦楞底板,製成槓桿支架。
    4. 將貼有圖卡的槓桿卡入毛根中間小圈(支點),槓桿即可擺動。
    5. 在毛根上黏貼「龍門」圖卡。
    6. 調整鋁線長度(力臂)和圖卡角度,即可改變平衡姿態。

    運用原理

    1. 槓桿原理:施力臂x施力=抗力臂x抗力
    2. 重心原理:重心高低會影響平衡玩具結構擺動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