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臺北科學日
活動內容單
單位:臺北市立數位實驗高級中學 帶隊教師:王信翰
- 活動標題:逃出數學教室
- 活動類型: □ 實驗 □ 觀察 □ 實作
- 適合年齡: □ 全年齡 □ 13 歲以上
- 活動內容簡述
展場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逃出數學教室,為利用擴增實境與數位資訊科技、結合數學概念進行密室逃脫活動。應用的數學概念會牽涉到平面幾何、數論、空間、計算、邏輯推理等概念。
進行完密室逃脫活動之後,現場工作人員會對逃脫過程內所運用到的數學概念進行講解,而在活動場區之外,會進行裡面較困難的概念的靜態展體驗。包含索馬立方塊與莫比烏斯環的實作與體驗。
- 運用原理和操作步驟
- 索馬立方塊:索瑪立方體是個有名的「裝嵌遊戲」,其任務是將七個立方體拼成一個正立方體。用七塊多立方體組成一個3x3x3的立方體。這些多立方體也可以組成許多不同的三維形狀。索馬立方用到的多立方體包括1個三立方體及6個四立方體,因此3 + (6 x 4)為27,恰好是3 x 3 x 3立方體的大小。
- 莫比烏斯環手作:
莫比烏斯環是由數學家莫比烏斯(August Möbius)在 1858 年發現的,當時莫比烏斯正在研究多面體(polyhedra)時,意外發現了這種只有一個面、一條邊的立體幾何形狀,而幫這種形狀取了和自己一樣的名字。
莫比烏斯環只有一個面、一條邊,這讓莫比烏斯環看起來是立體的,但沒有人能夠定義出哪一面是莫比烏斯環的「上面」,哪一面是「下面」,或哪一面是「外面」和「裡面」,因為莫比烏斯環只有一個面。
- 質數螺旋:
這是質數 (Prime Number) 的一個古怪現象,最先是由美國數學家烏拉姆 (Stanislaw Ulam 1906-1986) ,在 1963 年的一個會議上提出並成為 1964年3月的美國科學雜誌 (Scientific American) 的封面。我們稱此現象為烏拉姆螺旋 (Ulam's Spiral)。我們不妨看看下圖:
我們把 1 放在數陣的正中央,再在 1 的左方寫上 2 ,再依逆時針方向螺旋形填上 3 、 4 、 5 等數字,填完一層便向外填第二層。接下來,把質數塗上紅色,如上圖。我們發現當中出現一些縱橫交錯的斜線,如 (5,17,37) 、 (5,19,41,71,109) 或 (19,7,23,47,79) 等。烏拉姆強調這不是巧合或任何隨機的結果。
- 注意事項
- 參考資料(若實驗內容有引用他方所製圖片、文章的部份,請於此處加上來源。)
- 索瑪立方塊:
chrome-extension://efaidnbmnnnibpcajpcglclefindmkaj/http://web.thu.edu.tw/linch/www/soma.pdf
- 莫比烏斯環:
https://technews.tw/2018/11/18/mobius-strip-mathematicians-and-artists-are-amazed/
- 質數螺旋: